长江模拟器研发

2020-12-31

项目四研究团队聚焦长江模拟器应用与集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长江模拟器高分辨率气象驱动场的制作。基于ERA-Interim的6小时0.75度再分析资料,完成WRF模式1979年—1989年和2010年—2019年两个时间段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场的制作,空间分辨率为5km,包含长江流域与经济带的全部范围。目前已对长江流域进行TWSC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GRACE的TWSC产品在长江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其变化趋势与降水、气象干旱指数和水资源公报的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2)完成长江流域全流域进行水循环过程模拟。对长江流域全流域进行水循环过程模拟,典型结果包括流域径流、蒸散发空间分布图,重要断面径流过程模拟结果可靠;

长江流域重要断面径流模拟成果

构建干流宜昌至大通段长江干流-两湖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基于宜昌至大通段水下地形数据,已构建了干流宜昌至大通段长江干流-两湖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采用2014年大断面水位和流量数据(城陵矶、汉口、湖口、宜昌)率定模型。其中,长江干流模型基于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两湖简化模型采用深度学习方法LSTM构建;

宜昌至大通河段水动力水质模型

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江模拟器调控对策研究任务,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考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工作,以及《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控要素,具体包括水体洁净、生态良好、资源高效、防控安全、发展创新五个维度20个指标。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